落叶松实小卷蛾(RetiniaperangustanaSnellen)属鳞翅目卷蛾科,国内分布于内蒙古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等地,主要为害兴安落叶松、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。
为害特点以幼虫为害球果和种子,致受害鳞片枯干变色,球果则弯曲变形,未受害的种子也发育不良。
形态特征
成虫体褐色,体长为3.2-5.2mm,翅展10-15mm。前翅黑褐色,有两条绝大部分由银灰色鳞片组成的横纹,外面的一条约位于翅长的三分之一,内面的一条约位于翅长的二分之一处。前缘有几条银灰色的短纹,缘毛灰褐色。后翅淡灰黑色,无斑纹,缘行毛长,灰褐色;
卵白色或微红色,椭圆形,长约0.6-0.7mm;
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-10mm,黄白色。头部褐黄色,前胸背板后部暗褐色,其余淡黄褐色;
蛹黄褐色,长5mm左右,臀刺10根,茧白色,长椭圆形,长6-8mm。
发生规律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1年1代,也有部分蛹滞育到第三年才羽化。以蛹在树皮鳞片下或球果内越冬。成虫5月中旬开始羽化,5月下旬开始产卵,幼虫6月中旬开始孵化,7月中旬部分幼虫开始离开球果,随机化蛹。幼虫孵化后即钻入球果内,为害后从外面看不出被害状。2龄后转移到果鳞基部沿果轴为害,取食未成熟的种子及附近的鳞片。受害鳞片枯干变色,球果则变形。一般一个球果内只有一条幼虫,在大发生年份则有2至多条。幼虫期约为36天,脱皮3次,除少数在球果内化蛹外,大多数幼虫离开球果在树皮缝内越冬;该虫分布以阳坡最多,山顶次之,阴坡最少。天敌有卷蛾绒茧蜂、长体茧蜂、松茧蜂、悬茧蜂、怒茧蜂等,寄生率20-45%;蛹期真菌寄生率达40%。
防治方法
(1)农业防治。
造林时实行针阔混交林,加强抚育管理,增强树势,减少为害;种子园和母树林采种时,将有虫球果捡出后烧毁。
(2)物理防治。
根据成虫具有趋光的习性,所以在成虫羽人化期内可以进行灯光诱杀。
(3)保护与利用天敌。
(4)药剂防治。
7月中旬在幼虫离开球果时进行喷雾防治,药剂选用阿维菌素。
常用药剂阿维菌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