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毛竹笋材两用林采取切实的技术管理措施,能够充分发挥竹林生产潜力,提高竹林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。
一、竹林结构
建立合理的竹林结构,是实施毛竹笋竹两用林的基础,总的要求是:中密度、中径级、轻龄级。立竹量以每亩140~180株为宜,阳坡竹林和钩梢竹林密度可适当大些,立竹不宜太粗或太细,以直径30~33厘米为宜。
二、施肥
1.时间
施肥通常在竹林秋季孕笋期的9~10月和春季竹笋地下萌动生长期的2月进行。
2.施肥量
视竹林状况及产量指标来确定,肥料可用化肥和有机肥,一般每年每亩施肥2000千克。
3.施肥方式
①沟施,沿水平线开沟,深15~20厘米,施肥后覆土踏实,以减少流失;②株施,在竹子上坡方向30厘米处开半月形沟,深15厘米左右,施肥后覆土踏实;③蔸施,主要用于陡坡竹林,在竹子上坡紧贴竹蔸挖洞,放入有机肥料,覆土压实。
三、竹、笋管理
加强笋、竹管理是提高竹和笋产量的关键,要实行定量定时定点留笋养竹。定量就是按照竹林结构(1~2龄幼林比例数量)选留竹笋,一般每亩60~70株为宜;定时就是在竹林春笋出土数量盛期的中后期选留直径适当的竹笋;定点就是让所选长竹竹笋均匀分布于林内。
1.挖笋
挖取早期春笋。一条竹鞭上往往有许多笋芽,能分化成几个大小不同的竹笋,及时挖取最早出土的竹笋,一方面为下一个竹笋提供出土生长的机会,另一方面早期笋市场价格较高,并适宜制清水笋罐头,经济效益高。
随时适量挖取冬笋。限定在12月至春节前10天内挖冬笋,小于0.25千克重的冬笋不宜挖。挖时切勿伤及小冬笋和鞭芽,及时覆土。及时挖活笋,确保竹笋鲜嫩无病虫害的良好品质。
挖全株笋。在不损伤鞭的前提下,将竹笋完整挖出,这是提高竹笋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。
2.伐竹
合理伐竹是维护竹林合理结构的手段。伐竹数量全年不应超过生长量,一般每年每亩伐竹20~30株,伐竹年龄为6龄以上及6龄以下的病虫竹、风倒竹和小径竹,时间应在冬季进行。砍伐方式有2种,一种是平茬法,即伐桩近地面砍伐;另一种是带篼法,即连带整个竹篼或半竹篼采伐。
四、竹林地管理
垦复。垦复最佳季节是发竹的当年夏季。坡度小于25度的竹林地实行带状轮垦,并清除“三头”即竹蒲头、柴蒲头和石头。垦复深度30厘米左右。
劈山。每年梅雨季节将竹林中幼嫩的杂草灌木劈倒,并均匀地铺于林地,任期分解腐烂,为竹鞭生长提供养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