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野人闲话》记载:后蜀国主孟知祥称帝后,喜爱治理苑囿花圃,搜集奇花异卉。曾得花苗两株,命园丁悉心养护,过了一段时间,长成两株小树,枝叶婆娑。不久,大型重瓣六出的红色栀子花在薰风中斑斓开放,香气袭人。蜀主喜爱非常,把红栀子花描在团扇之上,绣在衣服之上,或用素绢、鹅毛制成栀子花状,染成红色给宫女作首饰,以添艳美。
栀子花
栀子虽不名贵,但它的香气骄人,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有诗赞道:“一根曾寄小峰峦,詹葡香清水影寒。玉质自然无暑意,更宜移就月中看。”明代大画家沈周在题栀子花时也赞道:“雪魄冰花凉气清,曲阑深处艳精神。一钩新月风牵影,暗送娇香入画庭。”大有使人“对花六月无炎暑,受用此花无尽香”之胜。
栀子(Gardeniajasmino ides),古称詹葡、木丹、越桃、林兰,俗称黄栀、山栀子、大花栀子、玉荷花等,属茜草科常绿灌木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;《本草纲目》收载于木部,灌木类。李时珍云:“酒器也,子象之,故名。今俗加木作栀。栀子叶如兔耳,厚而深绿,春荣秋瘁,入夏开花,大如酒杯,白瓣黄蕊,随即结实,薄皮细子有须,霜后收之。”栀子常生于低山坡温暖的疏林中,或荒坡、沟旁、路边。
栀子花干燥成熟的蒴果,称山栀子,或黄栀、红栀;干燥未成熟的蒴果,称黑栀子。两者均入药。性寒,味苦。有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功能。主治热病心烦,湿热黄胆,内热出血,热毒疮疡,扭伤瘀肿。又因栀子酸有抗生育作用,故民间用于避孕和坠胎。现介绍验方如下:
鼻衄血
山栀子烧灰吹之。
热病心烦 栀豉汤:山栀子、淡豆豉各6~12克,水煎服。
黄疸型肝炎 黑栀子火炒呈炭黑色存性摊冷,用9克与鲜凤尾蕨30克,水煎服。或山栀子12克,白茅根60克,蒲公英30克,六一散(散石、甘草等成份,中药店有售)30克,水煎服。
结核性脑膜炎引起的尿闭 生栀子研细末和水调匀外敷膀胱处。
扭伤 生栀子研粉加面粉适量,用黄酒或米醋、鸡蛋清调成糊状,敷贴患处。
烫伤 生栀子研粉,茶油调涂。
嗓音嘶哑 栀子3克,柿霜3克共研末,一次服下,每天1~2次。
风火牙痛 生栀子6~9克,水煎服。
暑天生疖 根30克,加水同鸡、鸭蛋各1枚煮服。
风热感冒、急性气管炎 鲜根30~60克,水煎服。或栀子仁9~12克,水煎服。
肾盂肾炎、尿道炎 山栀子、甘草梢各9克,水煎服。
痔疮 西红柿叶30克,栀子15克,水煎服。每日2~3次。
酒糟鼻 栀子、黄芩各15克,水煎服。每日2次。
(记者洪钧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