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料蔬菜主要包括番茄、辣椒、茄子、马铃薯等。发生在青苗床上的主要真菌病害有立枯病和猝倒病。严重发生时,可成片、成畦死苗。
(一)病原及侵染
立枯病是立格丝核茵侵染所致。在病原菌分类上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。它主要依靠菌丝体或菌核残存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。越冬的菌体在土壤中可离体存活2-3年。可营寄生生活,也可营腐生生活。条件适合时,直接侵人寄主造成病害。最主要的发病条件是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。也就是说,温度偏低、湿度过大、光照不足、小气候密闭有利于发病。土壤中残存的菌体是以担孢子存在,幼苗根茎部位的担孢子萌芽后直接侵染寄主,同时在田间也可借助降雨流水传播蔓延。
猝倒病是瓜果腐霉菌侵染所致。在真菌分类中属于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。靠菌丝繁殖,产生孢子囊作为侵染体。孢子囊中产生的游动孢子萌芽后侵入寄主组织,病菌能营寄生生活,也可营腐生生活。条件不良时,形成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。同时也可以菌丝体残存在病残组织上入土营腐生生活。在田间借降雨流水进行传播蔓延。发生的环境条件,同样是温度偏低、湿度过大、光照不足、小气候密闭。
以上两种病原的最易侵染期,或者说侵染最盛期,是种胚营养正耗尽,土壤营养开始时。这个时期是预防的最重要时期,那么两种苗期病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?从菌原特性来看,当畦温在15℃以下,而且时间过长易于发病。同样在低温条件下,温度较高时易出现立枯病,温度较低时易出现摔倒病。从症状上看,根茎部位从水渍侵染到绕茎坏死时间很短,甚至于子叶尚未凋萎,幼苗就病倒在地面,有时还未及出土、就死苗了,这就是摔倒病。而立枯病则主要是在根茎部位侵染水渍后,先在一侧出现长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,逐渐扩大为绕茎一周后而死苗。幼茎坏死时,子叶已枯死。与摔倒病比较,立枯病还有一个白天萎蔫、夜间醒苗的两三天过程。另外一个主要症状区别是,立枯病在病部后期常产生蛛丝网状物,而猝倒病病部后期可生出白色絮状物。
(二)微公害与无公害防治技术
1.加强苗期苗床管理茄科蔬菜早春育苗的育苗床管理,是最关键的一条防治措施。培育出健壮的幼苗,不但可减少幼苗本身的损失,而且决定着成株一生的抗病性。育苗床的管理,主要是对温、湿、光、气的调控和初侵染菌原的防除。幼苗生育的适温是15-25℃之间,最佳是控制土温在15-20℃之间,苗床小气候气温在20-25℃之间:需增温时,通过北面造墙壁或加风障,适当增加床膜角度,有条件时用玻璃覆盖,加盖草苫保温。床内土表改为深色增加热量吸收,加厚育苗床墙厚度等措施,以尽量提高床温。需降低温度时,一方面建立青苗床要选择高燥地块;另一方面适当施放干草木灰用以吸潮兼杀菌。还有一个办法可选用,在育苗床内苗子空间置放干燥生石灰块(放在容器内),用以吸收湿气。一般在育苗前,结合整地一次浇足底水,不会产生床内缺水问题。需要解决光照时,一方面尽量用新塑料膜作覆盖物,有条件时选用玻璃代替塑料。另一方面要勤于白天光照好时去掉苫子,尽量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。关于气的问题,主要是选择晴朗无风天气,注意揭开覆盖膜的边角,逐步放风通气,用生石灰作吸湿刺时要注意放掉过多的二氧化碳气。
2.床土消毒育苗地尽量选用新茬地。无条件解决重茬土壤时,可在15天前,按每平方米用10倍液的甲醛(福尔马林)100毫升的比例均匀喷入10厘米表层土中。加盖塑料膜密闭熏闷结合日晒3-5天后,去掉覆盖膜、翻耙数次,散晾10天以上以除去土壤中残留的甲醛及甲醛气体,然后播种育苗。否则,容易损伤幼苗出土。
3.生物农药的运用”农抗120″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,可事先按每亩喷150倍稀释液40-50公斤或拌入”5406″40倍浸出液于表土中,每亩喷入25-40公斤。拌匀后备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