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我国南北插花技艺蓬勃发展,大有星火燎原之势。这是很好的现象。但同时,也就要求提供、应用并消耗大量的花材。故必须迅速建立并扩大花材生产基地。同时,要从花材上来保证我国花事的民族特色,使之既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,又具有时代精神。
譬如蜡梅这一奇葩,河南鄢陵现有上百万棵花株。自明代以来号称“鄢陵蜡梅甲天下”,如今却少人问津。又如宜与蜡梅配置于一瓶的南天竹,绿叶常青,红实累累,红黄交映,相得益彰。它在皖南、鄂、赣等地满山野生,俯拾皆是,但迄今尚未闻有建立人工批量生产基地。再如梅花,其神、韵、态、色、香,无不居于上乘。贾宝玉还到大观园翠栊庵去专访妙玉,踏雪乞红梅,归来插入古瓶之中。如今,各地却很少能搞到专供插瓶用的这样理想的花材。其实,迟至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,在武汉洪山一带,还有不少花农专以生产梅切花为业。他们曾精心筛选出华中地区的三个拳头品种,即“小绿萼”、“粉皮宫粉”和“粉红朱砂”,确实是瓶花品种中之上选。但时至今日,
不需很高温度即可自然怒放于冬春之际的切花梅生产,在全国几乎无影无踪。至于兰花、山茶、水仙、瑞香等,在明代张谦德《瓶花谱》中名列前茅。则除水仙有少量切花供应大城市外,其他皆若凤毛麟角,几乎不见踪迹。至于芍药,自古就是重要的瓶花素材,因其花姿绰约,花色抚媚,花香可喜,花梗修长,而插瓶寿命又较长,是很理想的花材。明、清之时,北京南郊还是丰台芍药甲天下”的盛况,而今却和国内其他大城市一样,成了几无芍药切花供应的首都。真的,纵观全国,均有花材不足,缺乏生产基地,尤其缺少木本花材生产以及与这些联系着的切花贮藏、运输、保鲜与销售等手段。这正成为发展我国插花技艺的限制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