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家五针白皮松(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)
巧家五针松因其濒危程度被誉为“植物界的大熊猫”。近日,巧家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用GPS坐标定位,对五针松建立“身份证”档案。
五针松,也称五针白皮松,是一种常绿乔木,树皮暗褐色,呈不规则薄片剥落,内皮暗白色。针叶5(4)针1束,成熟球果圆柱状椭圆形,种鳞长圆状椭圆形,熟时张开。
这种植物于1992年在白鹤滩镇杨家湾樟木箐发现,因全世界仅在巧家有分布而得名;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、科研价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。野生植株仅有36株,树龄10年至50年,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。
近年来,为确保这一世界濒危物种不被灭绝,巧家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杨家湾管理站,专门对原野生植被保护和科学繁育。目前,新扩繁种植幼树达6000株以上,其中2004年第一批育苗移栽的植被最大根茎达10厘米,树高4.5米,有20多棵已挂果。“五针松适应能力比较差,幼苗存活几率小,虽然努力了很多年但人工繁育还有很多困难。”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李文虎说。
为更好地对五针白皮松保护和扩繁移栽提供技术支撑,近日,巧家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采用GPS坐标定位,确定每株五针白皮松所处海拔、根茎大小、树高及周围植被情况,建立“一株一档”基础数据档案,为进一步跟踪保护好五针白皮松创造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