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害症状: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。发病初期,下部叶片大量脱落,近地表处的茎基部皮层出现水渍状腐烂。有时病害只在植株的一侧发生,形成纵向条斑状坏死,地上部茎叶迅速失水坏死呈青枯状,最后全株死亡。病株根系也和茎基部一样呈水渍状腐烂,皮层容易剥离,根系的木质化部分变成暗褐色,在潮湿的条件下,发病部可以长出白色的霉状物。
发病条件:本病主要通过气流、水流的作用使病菌扩大传播。病原菌可在17—37℃的温度条件下生存。田间湿度大,特别在雨后排水不良地块更容易发病。
防治措施:
1、加强田管、培育壮苗、高畦栽培、防止漫灌垄台。并注意不要连作,选择沙壤土种椒。
2、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喷洒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%多硫悬浮剂600倍液,或14%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,平均每穴灌药液250克,视病害发生程度,连续灌2—3次。青枯病死株
病害症状:发病初期,主要为害部分枝叶,首先病部枝叶萎蔫,逐渐扩展到全株,整个植株颜色转淡,最后叶片枯焦变褐色。最显著特征是,病株茎部外观表现不明显,如果解剖病株时,可见到维管束变成褐色,切片保湿培养时,可见到维管束中有乳白色粘液溢出,这是与枯萎病的区别。
发病条件: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垄中越冬,第二年通过水流和昆虫传播,病菌从根和茎伤口或皮孔侵入,前期处于潜伏状态,一般在坐果期,病菌在导管内繁殖,并延着导管向上发展,使导管阻塞,破坏细胞组织,使茎叶变褐萎蔫腐烂。在土温20—25℃,气温30—37℃,土壤含水量达25%以上时发病严重。另外,土壤偏酸,在PH值6·6时适宜病菌发育生长。
防治措施:
1、农业防治: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,调整土壤酸碱度,结合整地时,撒施适量石灰,一般亩施石灰50—100公斤,使土壤PH值呈微碱性,抑制病菌生长。还要强调轮作,培育壮秧,增施磷钾肥,喷施100PPM的硼酸液,促进维管束生长,增强抗病能力。雨后注意排水,及时检查,发现病株立即拨除并烧毁,撒石灰消毒病株穴。
2、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可用100—200PPM硫酸链霉素或30%B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77%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,或14%络氨铜水剂300倍液,每7—10天喷洒一次,连续防治三次,效果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