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春节催花源于我国,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一书,其中有:“常有不时之花,然皆藏土窑中,四周以火逼之,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”。所以,可以认为牡丹春节催花始于唐代,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。
明清以来,牡丹栽培中心移至山东菏泽曹州。曹州花农每年将牡丹苗运往广州,利用当地的温暖条件露地催花,至春节前夕开花出售。广州人有个习俗,每逢春节家家总要摆上几盆花,而曹州牡丹被奉为上品,象征着富贵吉祥、平安如意。所以,到广州催花卖牡丹成为曹州花农的生财之道,在曹州当地称为“下广”。
进入民国以后,牡丹下广催花一度持续兴盛态势。民国初期,每年下广催花的植株数量达到七八万株。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,下广催花近于停滞。即便偶有出现,数量极少,质量也较差。70年代后期,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,牡丹春节催花逐渐发展起来,并呈迅猛发展态势。
1973年,受广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之邀,菏泽市赵楼村委托曾有下广催花经验的79岁花技师高鹏程,带800株‘胡红’牡丹种苗下广催花,并于当年获得成功,大部分出口香港,经济效益显着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花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。在广州的春节花市上,牡丹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,且售价很高。受市场影响和当地政府引导,以菏泽市赵楼村为中心的周围几十个村庄的农民,在自家责任田里大量种植牡丹,使菏泽牡丹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,适合催花的植株数量迅速增加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下广催花自然成为花农们发家致富的首选之路。1980年至1990年,在牡丹花技师的影响和带动下,到广州催花的个体花农人数逐年增多,催花技术逐渐被花农掌握、发展和提高。1990年至2000年,特别是1995年以后,每年下广催花的植株数量都在30万株以上,花农人数达1000余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