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可能得了棉炭疽病,症状:棉籽发芽后就能受害,在土中腐烂。受害轻地,还能出土,幼苗茎基部产生紫红色条纹,以后扩大成梭形病斑,稍凹陷,严重时失水纵裂,最后使幼苗枯死。群众叫它烂根病。子叶上地病斑多在叶边,成半圆形,在叶中地成圆形,灰褐色,外边红褐色。铃上病斑开始很小,红紫色,以后扩大变黑凹陷,阴雨潮湿时,病斑上产生红褐色粘物质,就是病菌地孢子,叫作分生孢子。病铃往往腐烂或形成僵瓣。叶、茎、花也偶尔受侵染。
发病规律:病菌生存在种子和棉田内残留地茎、叶、烂铃中,播种后侵害幼苗,以后产生分生孢子,再传播侵染。后期棉铃受害,病菌可侵入种子内部。播种后低温阴雨苗病重;收花前多雨,铃病增加。
预防治理方法:
(1)加强农业地预防治理技术措施,提高播种质量,播前平整土地。要求适时播种,下种深度3.5~5厘米为宜,避免过深过浅。适当早间苗,及时治虫,勤中耕、深中耕,结合施速效肥,降低土壤湿度,提高土温,培育壮苗。
(2)精选棉籽,播前半月以上进行晒种。北方棉区用55~60℃温汤(三开一凉)浸种30分钟,浸时翻动2~3次,然后在常温下继续泡种至吸足水分捞出堆闷催芽播种。
(3)药剂处理棉种。按种子重量0.5%地五氯硝基苯、稻脚青和拌种灵+福美双拌种还兼治立枯病与红腐病或用五氯硝基苯+多菌灵、五氯硝基苯+福美双(或炭疽福美)拌种,可兼治立枯病和红腐病。
信息来源:农村大众中国农业网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