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艺在社会上广泛被人民接受,蔚于风尚则始于宋朝。当时著名的专著有。《金漳兰谱》、《王氏兰谱》、《王山谷兰作之言论》等。这时则的兰花鉴赏以建兰为主,其鉴赏的艺术观点可由《金漳兰谱》中叙兰品种将了解到,如陈梦良、潘花、吴兰、仙霞、赵十四、何兰、金棱边等品种。花色均为紫、深紫、或紫中带红;花朵数均在12朵以上,并作了大小比较。白兰(素心)计有济老、灶山、黄殿讲、车通判、叶大施、惠知客、马大同、郑小举、黄八兄、周染花、夕阳红、观堂主、名弟、弱脚、鱼兰等,其花色或白、或黄、或碧绿,其花数除弱脚为一花以外,其他品种都有五朵以上。另外还有花香及叶姿之叙述。弱脚(一茎一花,色绿,花大形如鹰爪,高二、三寸,叶细,长二、三尺)为今称之春兰如庸置疑。其余大致均属建兰之类,虽然蕙兰亦出素心,然大部分之素心都系建兰。山此可知宋人最重建兰。当时流行建兰,人争养之,并以建兰最贵(尤以福州至漳州一带所产为最名贵),荆溪主(一茎一蕊,香在赣兰之上,产江苏宜兴之南)次之,赣兰(叶粗而长,花在叶丛、而色近绿,一茎十一、二蕊,香带檀香味,产江西)又次之。其他如湘湖(浙江省萧山县西)、会稽等地所产仅属泛泛的说法。由此谁知当时来人崇尚建生着重于花数之多少、花径之大小、花香之韵致及株态叶姿等。此种品赏观点对于花型、花瓣、棒心、舌等的变化较少之兰类,只能如此。至明崇祯年间王象晋著《群芳谱》,将兰蕙开紫花者,列陈梦良、吴兰、活花、赵师傅为上;何兰、大张青、蒲统领、陈八斜、淳监粮为中品:肖件和、许景初、石门红、何首座、小张青、林仲孔、庄观成等为下品。而素心以济老、灶山、黄殿讲、李通判、叶大把;惠如客、马大同列为上品;郑小举,黄八见、周染花列中品;夕阳红、观堂主、名弟、弱脚列下品;而且将唯一之一茎一花春兰列于下品之末;当今江浙和日本所器重之春兰在那个朝代是不值一顾的。
从以上两部古晋中我们可得知,由宋绍定(《金漳兰谱》出版时代)至明崇祯(《群芳谱》出版年代)相去四百年之间,中国人对兰蕙之品赏观点并无重大的变迁,且大都沿袭宋人之观点,少有创新,只略加润抒独见而已。此一则因时代而尚之故,原因可能是当时文人忌讳标新立异,以“述而不作”为善,既作亦得有所根据;再则由于建兰、素心、秋兰之类,其为概为柳叶瓣、无其棒心起兜及舌瓣各种奇类型之变化,我们从〈群芳谱〉,里所能见到增益于宋朝之新品种,数极为有限。此实可做为宋、明兰家欣赏观点之明证。